20151028顯微鏡下看精蟲
我有一個納悶,台灣的文學為何不重視李敖的作品,《北京法源寺》曾代表台灣角逐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雖沒獲獎也算是一項殊榮。五專時期在書局翻閱李敖的作品,當時吸引我的一句話:「顯微鏡下看精蟲,個個都姓李。」心裡突然心想自己顯微鏡下看精蟲,個個也姓李。真的是心有戚戚焉,不禁莞爾一笑。
李敖真的是才氣四溢的學者,但台灣都孤立這位文壇的獅子,讓他特立獨行。難道他的作品不值一讀嗎?為何他在白色恐怖時期坐了政治監,卻不見黨外人士熱情的擁抱?難道是他樹敵太多,大家都怕他窩裡反。
李敖是少數說真話的政治評論者,也許他的大一統思想讓台獨思想的民進黨視為眼中釘。又因為他揭發國民黨在這一百年的種種惡行,讓國民黨欲除之而後快,卻又怕他銳利的爪牙。李敖的被告人數多不勝舉,但是他獨特的作風也樹立了他的風格。
在黨外時期哪個大專生沒看過李敖辦的雜誌跟他所寫的作品,他的作品跟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一樣暢銷。為何現今文壇只有印刻出版社看的到他的作品,難道是李敖太難搞了,沒有人願意和李敖打交道。還是李敖太會算計了,隨時提防被人設計。
但是李敖老了,連《康熙來了》最後一集都打算邀請李敖做最後一位嘉賓,可見李敖還是有他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許台灣以後再也不會出現像李敖一般的文學家及政治人物,台灣若沒有李敖,台灣的民主會這麼進步嗎?以後台灣真的獨立,台灣的國父不是李登輝,也不是陳水扁,而是李敖。地下的李敖獲知這個消息,他是該哭還是該笑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