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8投稿
剛剛寫完文章,投稿到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參加時報文學獎。志在參加,寄出去後輕鬆不少。還有一萬字的小說等著我寫,真的是一項考驗。平常沒寫小說的習慣,現在要擠出來,真的是強人所難。現在不寫,以後都寫不出來,這是創作必經的過程。
寫那麼多文章,爸爸是忠實讀者。我都會留底稿給爸爸閱讀,他希望我多寫家鄉的人文及歷史。我對自己的病情比較有深刻的感情,寫起來也比較順手。從文薈獎、後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都在自己的生病過程打轉,因為太刻骨銘心了。
現在寫文章會面臨到題材太少的困境,也許是書讀得不夠多,利瑱不夠廣泛。單寫躁鬱症又有誰會看呢?這社會上誰會同情瘋子,不必以身心障礙者自憐,要走出自己的文風。創作就是要獨見瞻觀,走出一條別人意想不到的血路,這才是好的作品。
人云亦云的作品比比皆是,要寫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就必須從小說寫起。將你面的角色賦予生命,讓小說中的人物跳脫故事框架,活生生地活在讀者心中。讓人閱讀起來好像親身經歷一場奇幻旅程,現今電子訊息如此迅速,這樣的作品藉由網路的推波助瀾,很容易成為暢銷書。
暢銷書作者對我而言是遙不可及,因為文筆太差。但是寫給父親閱讀,讓父親了解他的兒子內心在想甚麼,也當作老萊子娛親的方式之一,這何嘗不是一種孝順的行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