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文章的都是共產黨,五四時期創立的白話文學在大陸落地生根,當時的台灣還在日治統治時代,直到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推行國語才正式發展白話文。但當時的學者鄉音重,又是老學究,並沒有系統性的教學,加上反共抗俄的旗幟讓學生的思想受到箝制,無法盡情發揮。如此一來便落後對岸數十年的時間,所以對岸可以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但台灣就是個文化沙莫,找不出傳承的後人接棒,這何嘗不是一件可惜的事。如今我們的文字夾雜台語,火星文,甚至連外來語都派上用場,學生的中文能力哪有不落後的道理。拜對岸成為強國之際,中文已經慢慢成為國際語言,我們又怎能忽略這個從小開始使用的語言。台灣的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何時會出現,是我期待的。但看現今文壇,我還真找不出一個足以被提名的作家,這難道不是大家該檢討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