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20210721蘋果禪

 “蘋果禪”的四重境界

眾所周知,賈伯斯是蘋果的創始人、iPad的發明者、IT產業巨鱷、世界巨富之一。可在1974年,他還什麼都不是。
這一天,他因為女友的強烈推薦,跑到舊金山當地的一家禪館,希望能找到心靈庇護。那時一個日本曹洞宗的禪師乙川弘文正和廣大的學員打禪機(通過問答來悟禪)。乙川問大家:“如果這個世上再沒有教師了,你們該向何者求法?”眾人答道:“向世間萬物求法。”乙川說:“錯。你自己。”賈伯斯在現場被震驚了。
賈伯斯見識過紛繁錯亂的嬉皮士文化,而且曾經身為其中的一員。他被藍領的養父母拉扯長大,半年的大學生活就花光了他們一生的積蓄,因此他選擇輟學。後來他在矽谷終日打拼,耗盡自己的聰明才智,可內心深處仍有一種無底的感覺。現在他知道了,通向自我提升和聯繫大千世界的路只有一條——追索自己的內心。就像他演講中常提的那樣,Follow your heart,僅此而已。
當然,這只是一個身處美國文化的世俗人的理解,也許和曹洞宗的佛理有所出入,但是賈伯斯自有心解了。這對一個厭倦“奔波勞碌”的人來說,足夠了。
這種對心靈直擊的體驗,讓我想到《駭客任務》中的NEO,碰到了一個特靈異的日本小和尚,用意念就可以把一隻調羹弄彎,他告訴NEO,秘密在於你得相信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調羹。於是There is no spoon便成了NEO的口頭禪。小和尚又告訴NEO,其實弄彎的不是調羹,而是你自己。讀者,你懂了吧,日本人用來教西洋人的,都是當年六祖慧能“風沒動,幡也沒動,而是你的心在動”的翻版。時代變了,盜版教材很吃香。
賈伯斯成了乙川禪師的信徒。他心中有一個問題最需要得到解答,於是迫不及待的問道:“如果我在矽谷創業,就得奔波勞碌,內心無法平靜;我也想去日本修禪,可青燈古佛,抱負無法施展。請問大師,我該如何決斷?”乙川先又來了一段慧能——“風沒動,心在動”像首歌的旋律植入賈伯斯芯片中。
最後乙川又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去吧,既然心嚮往之,還有什麼可掙扎的?全心即佛,心佛無異。當心性再無滯礙,行止皆隨本心的時候,你就是大徹大悟的佛陀呀!”
蘋果禪的四境界之一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
“學會簡單,直指人心”
在生活中,我不是一個追趕潮流的人,這些年耳濡目染總是來自蘋果的資訊,比如有人晝夜排隊都要買到蘋果手機,比如預訂蘋果手機要兩個月才會有貨,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彷彿要瘋掉。沙特說過,存在是合理的。等我真正用了蘋果手機後,我才領略到它的真正妙處。
蘋果手機看似簡單,就是一片玻璃,表面任何按鈕都沒有,但點開之後卻是萬千世界,應有盡有。雖然它不花哨、不累贅、不繁瑣,但它流線型的外形又非常有藝術美感,它的觸覺又像嬰兒的肌膚,讓人不忍觸碰。它放在那裡就像一位低調不張揚的男子,溫文爾雅,從裡到外散發著成熟的魅力。如果非要我推選一個形象代表人物,那應該是《天龍八部》裡的喬峰。
喬峰作為《天龍八部》裡的男一號,命運似乎總是在捉弄他。在世人看來,這個人物所留給讀者的遺憾太多。他的身世毀了他的前程,他的魯莽毀了他的愛情,他的忠貞毀了他的生命。但,這一切只是表面的,其實是蒼天賦予他的一種特殊的塑造,這些看似的缺陷卻成了他最奪目的光輝。
喬峰自幼含冤負重,積極向上,不自暴自棄,善於學習,沒有門戶之見。待人接物,心胸寬廣,能做到誠信二字。喬峰的武功當世天下第一,但又不像別的金庸小說主人公那樣,羼雜著各門派的真氣、招數、內功、外力……他把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練到爐火純青,便足以打遍天下無敵手。面對感情也是如此,對待兩個兄弟的真摯,對待阿朱的專一,令所有男人敬仰,也令所有對手敬畏。
喬峰的身世和經歷,正是賈伯斯所締造的蘋果系列產品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
讀大學時的賈伯斯幾乎是個壞孩子,不想讀書,貪玩、逃課,但慶幸的是,他有幸讀到了鈴木大拙寫的《禪道》和《禪學入門》。這個就像芝麻開門一樣,讓他找到影響他一生的寶藏——禪學。他竟認為“如果一定需要上大學,他願意去上一家禪學院”。
1974年8月,賈伯斯做了一件不按牌理出牌的事情,在南亞次大陸最炎熱的時節,他“光著腳、穿著破爛衣服”,來到了萬里之外的印度朝聖,並向當地人討教有關佛教的文化知識。在返回美國後,他已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並剃光了自己的頭髮。
我相信賈伯斯剃光頭髮不是表面文章,更不是作秀,而是顯示自己的決心。禪宗不看重經文,不講究繁文縟節,不提倡繁瑣思辨,“一切唯心、萬法唯識”,講究發自內心的頓悟。這種思維方式正合賈伯斯的心性。
生活中的賈伯斯,可能連一般人都不如,比如童年被遺棄並被收養;比如大學都沒有畢業;比如家裡沒有有權有錢的後台背景。從考查幹部的角度也不能過關,比如他婚前竟有一個私生女。然而就是這“三無一有”人員,卻成為傳奇色彩的蘋果公司掌門人,動畫《玩具總動員》的創造者,迪斯尼的第一個人股東,2009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這十年美國最佳CEO,同年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之一。
賈伯斯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不斷的禪修,不斷自我學習,坐禪讓人躲開了塵世喧囂、避開了眾多表面的事務,回歸到問題本質,因此賈伯斯能夠具有高度發達的智慧。正是禪修讓賈伯斯了解到一個清淨、澄澈、可以任由思維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並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賈伯斯特別喜歡用初學者的心態來看待人生。初學者的心態是行動派的禪宗。這種心態是指:不要無端猜測、不要期望、不要武斷也不要偏見。初學者的心態正如一個新生兒面對這個世界一樣,永遠充滿好奇、求知欲、讚歎。
蘋果禪的四境界之二
淡極始知花更艷,任是無情也動人
“低處著眼,向上昇華”
無論是蹁躚青衫、習字弈棋,還是兀自悠然、靜賞茶花,段譽都是金庸筆下於最恬淡處落墨的俊美貴族。因為寬厚灑脫,所以收穫從容。猶如在開機之前的“蘋果”任意一件產品,都還是一副“沉默是金”的模樣,這應該是綻放前在低處的一種準備和蓄勢;《天龍八部》裡段譽出場的效果,就彷若撳下開機鍵之後,呈現在你的眼前的,定是一張極為精緻誘人的閃耀面目,從薄淡的霧靄中輕透出燦爛光芒——飽滿瑰麗的色彩奪人視線 ,高妙純淨的音質還原出一個專屬於耳朵的聽覺饕餮,揮動聚散間,只因靈敏的觸感,指尖順意相互配合著,在顯示屏上開攏舞蹈。同樣的氣質優雅,非凡的與生俱來,“蘋果”已超越了所謂的時尚定義,就如同段王子修得“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後超脫凡塵的俠義情懷。
在iPod、iPhone和iPad等每一款和每一代“蘋果”產品的設計中,無不體現出對“低調美學”這一邏輯的極致推崇。正如曾擔任“蘋果”公司CEO十年的約翰·斯卡利回顧他與賈伯斯共事經歷時所說的,賈伯斯是個極其低調的領導者,他一直相信,你做的最重要的決定並不是你想要做的事情,反而是你決定不去做的事情。
賈伯斯同時又是個堅持低調的完美主義者。在產品系統、外觀以及工業的設計中,賈伯斯極力捍衛他的完美主義的理念。他追求每個步驟、每個細節的精準,做事有條不紊,細心謹慎,盡善盡美。蘋果公司高度關注細節,就像賈伯斯對低調的一貫秉持一樣:低調即奢華。
“如果今天就是我最後的日子,那麼原計劃今天要完成的事情,我還願意做嗎?” 賈伯斯生前,在家中每天坐禪結束時,都會面對著鏡子這樣自問一句。
無言似山,不解釋個體的高度,並不影響它聳立雲端;淡然如天,不強調自己的遠闊,卻也萬世洞悉著人間……賈伯斯傳奇的禪修經歷和“蘋果”的卓越成就 ,正是在叩醒我們——作為一種平行於美德的生命選擇,行事為人的低調,不僅全然囊括進了智慧、風度與涵養,還更加是一種與自我完成對接的最佳姿態。
公司的早會上,下班的地鐵裡,臥室的睡床邊……正是身在全球不同角落的我們,通過指尖輕易的碰觸和收放,用無數次在一部iPhone或者一台iPad 前會心滿意的微笑,以暢快無阻的使用體驗,回應著低調的賈伯斯為我們所帶來的無比“高調”的智能服務。我們感知到的一切恰恰體現了賈伯斯窮其一生的終極追求。
當然,生命歷程中的一切事業和功績,正應是在不顯山、不露水的悄然蓄能中默默成就的。兩次大手術,定力驚人的與病魔抗爭近10年,11款經典載譽產品,破1000萬台iPad和1億餘部iPhone的銷售記錄……就像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表述 的那樣,“人可以被毀滅,但決不能被打倒”。剛剛遠去的,是一位再典型不過的美國式英雄,在他最頂峰的時期曾遭遇封殺,從雲端跌至谷底,但憑藉著不倒的意志,12年後,又捲土重來,以全世界為舞台,接著再造了第二個“賈伯斯時代”。幾經沉浮,卻依舊心淨如初,賈伯斯用緊握在手的“蘋果”,改變了一個時代的風景,以“淡極”的底色揮毫寫就了一篇繁茂璀璨的IT寓言。
蘋果禪的四境界之三
鬱鬱黃花,皆是法身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
“新舊蘋果,地龍昇天”
我喜歡的消費品一般要符合三個要素:外表簡潔美觀,最愛美的東西;功能簡單實用,這是物品的本質屬性。
和以前的蘋果產品相比,現在I系列要進步很多很多,再也不是那種桀驁的裝逼,系統開放兼容了,應用程序豐富了,連最軟肋的硬件也挺上去了,這麼高的價格還能成為街機也是有道理的。還記得很久以前我面對一台Mac機手足無措,它很好看很個性,但是開放程序太少,和市場霸主微軟又不兼容,很多遊戲都沒法玩,於是我把它賣了。如今的蘋果並不能說產品革新了多少進化了多少,更關鍵的是蘋果公司的眼界進步了,或者說是賈伯斯的境界增長了。
賈伯斯根本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不能因為他去世了就抹去他一切的過往只留下頂點的光芒。他大學的時候吸毒崇拜神秘主義,耗盡了自己藍領養父母的積蓄還不斷的給他們找麻煩。
很多人對賈伯斯和比爾·蓋茨的大學輟學津津樂道,彷彿只要大學輟學就能變成頂級富豪。可是如果賈伯斯讀完里德學院的課程呢?說不定蘋果還能少走些彎路。修禪的賈伯斯不知道要追尋的是什麼,不過我隱約能感覺到,他是在不斷改變中的,他從一開始那個極度自卑沾染毒品甚至還會坑蒙拐騙的青年成長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甚至從蘋果公司的產品中也能看得出來。
蘋果的東西不知從哪天開始,好像突然從天堂降臨人間,它的美觀、易用、大方和前瞻性使得普通人也成了科幻小說中的主角,彷彿一切都成為了可能,而未來就掌握 在自己手中。
賈伯斯的蘋果,從一開始極度自卑導致的自尊中走了出來,最初的那個i搞得天下唯我獨尊,可惜沒人賞識,像是賈伯斯自己的寫照。現在的i卻走進了人心,是每個用戶心中的i,而賈伯斯也成了偉人被大家記住和紀念。
蘋果禪的四境界之四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質樸無瑕,參透人生”
我想世上絕沒有兩個人的蘋果是一樣的。可不是嗎?從冰冷剛硬的現代商業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電腦、手機、MP3,本有著嚴苛的設定,它們一樣厚薄、一樣輕重,每個弧度,每個螺絲都是精確的一致。但是你規定不了它的心。來到人手中的蘋果,都染上人一樣的性,這一部美圖多多,攝影程序齊全;那一部書山浩瀚,中文字飢渴症的毒;還有的仙樂飄飄處處聞,全不一樣。 這只缺了一口的蘋果,不止是向圖靈致敬,更是向每一個你,每一個我致敬,滿則溢,這是賈伯斯邀請每一個用戶補上自己心中蘋果的一筆,自己心中完滿的一筆。在一定程度上說,蘋果的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那種唯我(公司之我、賈伯斯本人的個人之我)獨尊的文化逐漸轉化成另一種唯我(消費者之“我”)獨尊的文化。或許,這才是“I”的真諦。
《天龍八部》寫了230多個角色,但是每一個讀者都不會忘記那個少林寺的掃地僧。這位無名老僧的身份姓名等,無可查詢,皆是不詳,一個出場極少的角色,倏然而出,倏然又隱,秒絕頂高手蕭遠山慕容博二人,不過於瞬息之間,死而復治,一席話更是化解了兩人數十年的恩怨,是書中最為樸實又最為神秘的一個人。在少林掃地四十餘年的老僧,澄心見性,於完滿與自我上最為看破。他說少林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但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但是一人練到四五項絕技之後,卻會求更多更全,受了“武學障”,而忘了本心。只有在禪理上的領悟越高深,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絕技才能練得越好,但修為上到瞭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各種厲害的殺人法門了。
這是悖論,但是過程。就像我拿到iPhone的第一天,就給它裝上了上百個軟件應用,只圖多。而後我發現,其中我只會用到小部分,而天天使用的也無非那幾個,社群、信箱、拍照、電話、短信而已,於是又刪繁就簡。不得不承認,賈伯斯是有大智慧的人,他讓每一個蘋果的用戶,都在不知不覺中,禪修一回,頓悟一回,跟隨自心,現真如本性。
有這樣一則猶太諺語:“你需要經常在口袋裡裝上兩張紙條,一張上寫著'我只是一粒塵埃',另一張上則寫著'世界為我而造'。” 的確,“我”很渺小,置身芸芸眾生之中,滄海一粟,輕如鴻毛;可“我”又很重要,立於茫茫天地之間,獨一無二,不可替代。對自我的品讀與審視,伴隨人生的始終。
物質豐盛,人心貧瘠,現在我們要努力適應1億多人患有各種精神障礙疾病的漢語世界。對於蘋果的崇拜和追捧,對於賈伯斯之死的惋惜與留戀,固然是因為人對於美的追求是永恆的,還是對於直指人心的無論是哲學還是物質的通道的渴望。
賈伯斯並不是一天練成的。他看到有幾種因素正悄然改變了計算機的行業生態:一是互聯網,一是用戶對個性化、時尚化的追求。這種趨勢體現在他在Mac前面加的這個“i”——兼指Internet(“互聯網”)和i(“小我”,“個性化的我”)。當賈伯斯在Mac前面加上i的時候,實際上是給蘋果注入了一種新的文化基因。
從Apple到iPod,從“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表明賈伯斯已逐漸參透了他的“禪”。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在賈伯斯那裡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技術和設計思路:No Button(沒有按鈕)。按鈕是電子設備的天然標誌,但從來沒有哪個締造者像賈伯斯那樣通徹:用戶要的不是按鈕,而是“直指人心”的功能、效用和體驗。所以iPod、iPhone、iPad的外型設計極其簡單:使用者“所見即所得”。賈伯斯在任何公開場合穿的那件圓領T恤衫,其實是他隨身攜帶的旗幟,這是一面“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旗幟,但人們都知道上面寫著什麼——No Button。

沒有留言:

一名真正的智者

一名真正的智者 真正的智者是沈默的,他們不願說話,因為容易打斷他們的思考,他們喜歡沉思,和自然與藝術融為一體,他們的生活融入了道,一種規律的運行,並從日常生活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成為生命的結晶。所以他們的行動緩慢,並不是天生的運動員,他們自身有一套生理時鐘,何時睡覺,何時吃飯都在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