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修緣

修緣

修身養性存至善

緣妙無窮弘聖道


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

行功立德是成佛之緣

功圓果滿是成佛之果

在大學時代看了周星馳與張曼玉主演的濟公。描述降龍羅漢下凡人間要渡化一位九世妓女、九世乞丐、九世惡人。雖然故故事以喜劇的方式表演,最後濟公為了救他們這三人,不惜下地獄跟隨混世大魔王當奴隸。最後幸虧一顆降龍羅漢的佛牙因而讓濟公打敗混世大魔王,回到天堂功加三爵。

濟公老師俗名李修緣,記得三年前我發病向診所請假,其實很想回台東,便搭火車一路往南,我卻坐不住,便在岡山下車。走出火車站便看到一名清秀的女子在車站前擺著書籤,說要免費結緣贈送,於是我便挑了一張:

華嚴經云:「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修行不是從文字上去鑽研,而是要契入內心
深處自性經藏,則妙智慧才能無窮無盡。

拿了書籤我便從皮夾中拿出一張五百元鈔票說是要奉獻,但她堅持要我留下名字,我說不用了最後她從她的包包中拿出一本小小的書本送我,並非常感謝我的善行。

這本書書名為《心性泉源》由古月編著,發行處:修緣道場,地址: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一路52-2號四樓,當時助印的工本費25元,這本書我看了三遍,非常喜愛故特別介紹一番。在此結錄《編者的話》一篇:

現今修行者,太過於注重外在表現,而忽略心靈的培養,顧難以修入根;要知道表面上的修行,外表好像進步了,其實心性與智慧是每況愈下,甚至偏離了正道。

修行教人要捨棄名利之心,反而自己又起了名利之心,教人要遠離塵緣物欲,自己反而看不開、放不下;如此的修為,不能正己又如何化人呢?不能以身作則,如何渡化眾生呢?

雖然學道過程會有高有低,但最忌的是,因一時情緒起伏,頓失目標,而流入塵世之中「猶如恆河的流沙一般,流失在蒼茫之中。」

幾十年來的修行,為何心性沒有提昇?智慧也未成長?甚至言行舉止與一般世人無異?就是我們平常道理聽太多,沒有融入生活當中,聽道理而不去悟道哩,進而行道理。如此反而障住了我們修行,還自以為在修心性法門。

「修行切忌,聽了幾年佛法,看了幾十本經書,就以為大徹大悟。」而事實上一位聖賢先佛,他大徹大悟的過程以及如何真修實煉,經典那有記載!只記在徹悟當下而已;所以沒有經過環境歷練以及人事磨練,好比溫室花朵,哪能成長呢?

聖人云:「潛伏深潭,不爭一時,待機而躍,化龍豋天。」

放棄修行的堅持,就像一般普通的魚,只有隨波逐流,失去了鯉躍化龍的愿力。平時連一個大水溝都跨不過去,臨終時生死大海跨得過去嗎?

懂得修行者能堅持到最後五分鐘,不改其心、不變其志、一心向道,才是最後成功者。

一路走來,我們修行忍辱負重、排除萬難,為的是這場末後昇降大考,是向下沉淪或化龍登天?端看我們修行是否堅持到底。

歲次丁亥 修緣古月 謹誌


佛法千用 無留一篇

如來傳性 應如是觀


心平則氣舒 心寬則量宏

心存則靈清 心通則理明


心定則神凝 欲蔽則亂生

淨中生妙意 念念輪迴中


真如妙難言 似嬰無邪偏

自然喜怒動 明悟知其玄


真金人品 火中煉來

飽經風霜 心性煉達


慾海難填苦無邊 暫時快樂悲哀連

迷者千山萬水隔 悟者回頭便是家


上求佛道 下度眾生

動時渡人 靜時渡己

君子適時 動靜皆宜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心量要大,頭要低,人人接納,處處接納,才是真圓滿。

水低而就下 萬物賴以生

竹虛而固節 百草仰其高

書中的封底寫著這麼一句話:
「修辦道不能悟其宗旨,讓心性明白;
度化眾生再多妙法再妙,又有何用呢?」

看了這本書感觸良多,如果每個修道人都能體悟書中的真正涵意,那麼《大道》不遠矣!

沒有留言:

一名真正的智者

一名真正的智者 真正的智者是沈默的,他們不願說話,因為容易打斷他們的思考,他們喜歡沉思,和自然與藝術融為一體,他們的生活融入了道,一種規律的運行,並從日常生活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成為生命的結晶。所以他們的行動緩慢,並不是天生的運動員,他們自身有一套生理時鐘,何時睡覺,何時吃飯都在規...